- TOP
- NEWS
- NEWS PAGE
2023-12-29
【社員採訪】
團隊夥伴講述廣告業幕後的成功與失敗
- INTERVIEW

受訪者:
推薦者 Fan IMD部顧問經理 2020年轉職入社(左)
被推薦者 Nita 製作部企劃 2022年轉職入社(右)
亞星通(以下簡稱STA)在人才招募上有所謂的「推薦制度」,無論是正職或兼職,內部夥伴皆可透過此制度推薦身邊適合的人。這次我們訪談了兩位互為推薦者及被推薦者的成員,來聊聊願意推薦與應徵的背景以及進公司後的收穫。
―首先,想先請兩位分享現在的主要工作內容。
Fan:
我現在擔任行銷顧問團隊的經理,工作內容包含實際業務和團隊管理(目前4名成員)。實際業務會含括客戶提案跟專案管理、確認廣告成效及報表製作、客戶預算規劃等;在帶領團隊上,很大一部分是業績目標管理,以及人員配置、團隊業務流程化及改善等,以提高團隊整體的效率與生產力。
Nita:
現在是擔任製作部門的企劃,主要工作內容是為專案上負責的商品做市場調查、分析商品特點,然後規劃商品的銷售網頁或是社群廣告素材的發想、製作統籌。
―兩位是怎麼認識的?
Fan:
Nita是我弟的大學同學,那陣子他就聊到有個會說日文、在電商擔任企劃的朋友有些工作上的煩惱。同樣在做行銷的工作也都喜歡日文,其實是基於這般很簡單的起心動念,想說就約出來聊聊。
Nita:
每次聽我朋友提到Fan都覺得是很厲害的人,實際見面後覺得跟想像的一樣,講話很幹練,感覺做事很有條理、不會拖泥帶水。
Fan:
我對她的第一印象是「安靜的小妹妹」。(笑)
對話過程中我覺得她是真的對企劃有興趣,知道自己哪裡要改善、想要繼續精進,只是缺乏適合她磨練的環境。那亞星通提供的是成效型行銷服務,我們依客觀數字去規劃行銷策略,企劃也剛好有開缺,所以想說或許這裡可以提供她所需的成長環境。
―那Nita後來為什麼會決定接受推薦、應徵STA呢?
Nita:
那陣子在職涯上很茫然,很喜歡企劃這份工作,但不曉得要怎麼突破。我以前就知道亞星通,跟Fan聊完後也了解到STA的成效行銷是以數字為依據,去進行假設和驗證,而非只依靠人的喜好。加上有著一顆憧憬日商的心(笑),以前準備好的日語履歷也還留著,想說就試試看吧。
以客觀數字為依據這點會吸引我是因為以前的工作環境比較是依主觀感受,不過現在回顧過往,也發現當時情況是有它的道理在的,只是因為當下提案一直被打槍,所以逕自陷在很負面的情緒。
Fan:
偉いな。(很了不起)
她這點很棒。事過境遷,她能看到可以反省改善並成長的地方。
―聽說Fan之前是在日本的公關公司就業,為什麼後來會選擇回台灣跟加入亞星通呢?
Fan:
我本來就沒有一直待在日本的計畫啦,只是研究所畢業後剛好找到工作。那時我們提供的服務很難用數字量化,無法有客觀依據去評估是否有為客戶帶來營業額,所以轉職時我就往數位廣告領域探索,加上日語能力的使用。那在面試到的企業中,亞星通是最讓我感覺到並不只是在找一個人手,而是想找一個人才、夥伴。對我來說,比起我喜歡的工作,我更想找一個別人願意重用我的工作。
―那入社前後對公司有什麼樣的印象?
Nita:
之前跟部長的1ON1(※1)剛好有聊到耶。我以前待在台商,所以STA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環境,一開始也擔心過像是日文敬語要怎麼使用,這種時候要加いたします(高級敬語)嗎之類的,但OJT(※2)就說大家知道你是台灣人,不用太緊張。(笑)
而且我的OJT和直屬主管都是超級無敵陽光的人,會曬傷的那種。(笑)跟在他們旁邊做事,你的活力也會不知不覺被激發。
Fan:
STA的環境文化跟我以前的職場沒有太大差別,所以入社前後沒有什麼落差。不過我前一份工作的行銷領域跟現在完全不同,以前在數位廣告上是零經驗,所以可說是從頭開始學。
―身為有行銷相關經驗的人,進STA後覺得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是怎麼克服的?
Nita:
在這裡我們會用數字為依據去做PDCA改善,但有時即使改了很多次也不一定有明顯成效。最近遇到的狀況是Banner換了、Landing Page也改了十幾次、折扣也試過,但仍無大幅成效,目前也還在克服中。雖然自己也是消費者,但還是很難確切知道目標客群的心理運作。
Fan:
WEB網路廣告team的承包業務範圍很廣,需要很多知識,包括數位廣告、客戶事業規劃、成本計算、價格制定、庫存管理等,很難在短時間內全部學會,有些是碰到問題的時候再學。而且也不是學了就會,在實際運用上又是另一層的困難。
但這也是我所希望的,我有控制狂的一面。(笑)針對一件事的了解,我屬於如果只知道部分會覺得很不安的人,所以我希望全盤了解。觸角越伸越廣對我來說蠻有趣的,很有挑戰性。
―那在工作上有過覺得自己達到極限的時刻嗎?
Fan:
蠻久之前我曾經手過某個專案,一個月內沒有任何訂單。那三十天當中我真的做了很多嘗試,跟客戶也來回討論好多次,定價組合變過、Landing Page也改過,但訂單一、個、也、沒、有。(笑)不過因為真的盡全力了,所以也能釋懷。
―那你們在STA工作後有得到什麼樣的新收穫或啟發嗎?
Nita:
時程規劃的部分。以前用大腦和筆記去記錄,現在則是包含自己、設計師的時程都會在協作表上明確規劃出來,讓每個專案更順利,還有Google行事曆,這也是我加入STA後才有實質善用。
Fan:
獲得很多知識技能跟實戰經驗,不只數位廣告,還有整個品牌在台的事業規劃等。另一個是邏輯思考力,我覺得進來後成長很多。面對課題時,會去深度思考根源問題在哪、目標為何。這方面能有收穫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這承擔的工作內容廣、責任也大,需要面對客戶、全盤管理課題。
―想請你們分享接下來欲挑戰的目標。
Nita:
同一個品牌放在不同行銷渠道會有不同視角跟手法,目前主要負責網路廣告的企劃,更熟悉這塊後我想嘗試其他行銷渠道的企劃內容,像是PR、CRM舊客行銷等。
Fan:
我升任經理目前滿一年,我想要把管理職這份工作做到自己能認同,團隊業績管理、組織流程化等仍有成長空間,具體目標的話可能會希望能獲得管理職MVP。
―最後,請給正在考慮進入廣告行銷業的求職者一些建議吧!
Nita:
以企劃面來說,若喜歡從事大量發想與產出的工作,我覺得可以試試看。以及得失心不用太重,這就不限產業與工作了,我覺得凡事盡力更重要。
Fan:
廣告業是高壓環境,若想走的遠,我會建議視點放在個人成長跟團隊貢獻。因為廣告業步調很快、每個人都很忙,要主動去爭取跟表達,而非被動等待別人來滿足你的需求。
ー謝謝兩位寶貴的時間,會繼續期待你們未來的展現!
※1 1on1:每周或每兩周定期進行與直屬主管一對一對談的制度。
※2 OJT:「On-the-Job Training」的簡稱,為新入社員的在職訓練。
<聯繫資訊>
公司名稱:亞星通股份有限公司(STAR TO ASIA CO.,LTD)
地點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3段36號13樓
URL:http://www.startoasia.com/index.php